(网络图片)
周晓堂提出:“考虑到行人流量呈减少趋势,人行步道可以停车,路边石也应设成斜坡”。
“小型机动车长度多在5米左右,行人需要1米左右的通行宽度,所以人行步道宽度必须在6至7米以上,才能满足设置停车泊位的基本需求。”市交警支队交通秩序管理大队副大队长张兴君表示,规划停车泊位必须充分保障行人、非机动车、机动车等各方路权,而且不可占用盲道。截至目前,我市老城区新增车位个,“符合施划停车泊位条件的基本都画上车位了。”
“在实施道路大修改造施工时,我们会根据道路改造规划,对允许停车的人行步道路边石进行相应改造。”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考虑到市民停车需求,道路大修改造前,市住建委都会和交警充分沟通,做好前期论证,尽可能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,对人行步道进行改造升级,便于市民停车。
记者了解到,近年来,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,我市老城区停车供需矛盾日益凸显。《年丹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》显示,年末我市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28.14万辆,比上年增长12.1%。其中,私人汽车保有量24.24万辆,比上年增长14.1%。《丹东市中心城区城市停车场专项规划》明确指出,目前在中心城区,市民居住常用停车缺口4.12万辆,市民出行临时泊位缺口0.6万辆。
(网络图片)
针对“有些左转弯的路不让直行,右转的却要等灯”“左转限行的路段太多”“右转弯圆灯的路段应考虑设置匝道”等问题,周晓堂也提出了建议。
张兴君介绍,道路交通信号灯的设置主要涉及信号配时和相位,不同路口的信号灯设置,主要取决于对该路口机动车流量和流向的科学分析。以十纬路与江城大街路口为例:车辆由江城大街自东向西直行时,走的是右侧两车道,如果允许十纬路上由南向北行驶的机动车自行右转的话,很容易出现三股车流汇聚到附近的两车道,形成“漏斗状”的交通格局,造成交通拥堵,大大降低通行效率。
“单独调整一个点位交通信号灯的配时和相位,对提高通行效率的作用并不明显,必须结合相邻几个路段的调整,才能整体提高相关路段的通行速度。”张兴君说,今年上半年,市交警支队邀请多位交通规划专家,对丹东老城区交通状况进行了科学评估,并利用锦山大街大修改造这一契机,对这一区域的路段进行了总体交通规划和设计,调整优化了公交车站位置、相邻和相交路段通行方向以及交通信号灯配时、相位等,整体提升了通行效率。张兴君坦言,锦山大街提升通行效率的做法,需要结合道路改造来实现。交通秩序管理大队将继续利用各种可行办法,及时根据路段交通流量的变化,从优化交通信号灯配时和相位、调整停车泊位、加强交通秩序管理等多方面入手,尽可能保障城区道路交通秩序良好。
周晓堂提出:“采取行政手段,让小区内必须允许停车,以降低交通拥堵现象”。
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目前,国家及省、市并没有就小区内是否允许(外来车辆)停车作出相关规定。年2月1日起施行的《辽宁省物业管理条例》中,仅涉及小区内停放车辆的条件,以及停车位的施划和使用等内容,并没有“小区内不允许停车”的硬性规定。
责任编辑│魏丹阳编辑│杜溪
辛军张晓松记者│张丽娴
?丹东日报社
▲神奇纳豆粉,厂家直购
▲网红铁锅舌尖上的中国推荐
▲出口韩国的豆酱,两瓶免邮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