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中国共产党丹东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,吹响了向‘十四五’全面进军的号角,描绘了丹东全面振兴、全方位振兴的宏大场景。”凤城市委书记刘向东表示,将深入领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实质,切实把丹东市委决策部署学习好、领会好,在建设“开放型城市、创新型城市、幸福宜居城市”中,弘扬“干”字精神、展现凤城力量、作出凤城贡献,力争上游、作出表率。
一是在开放型城市建设上作出凤城贡献。把项目建设作为扩大开放重要抓手,狠抓重大项目建设,尤其是具有时代感的、高质量的项目。围绕凤城市“十四五”规划、各专项规划和土地规划,按照国家宏观政策导向、投资方向和产业需求,聚焦“两新一重”和基础设施补短板部分,针对生态环保、城市更新、国有企业改革、乡村振兴及存量资产盘活等板块进行深入调研,谋划投融资项目。同时,进一步树牢“抓园区就是抓工业,就是抓工业强市”的理念,把凤城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作为扩大开放重要平台,充分发挥其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应有的示范引领作用。下一步,重点围绕凤城三大主导产业抓项目,选派精兵强将,对外招商引资,对内完善基础设施,只要是有利于园区发展、有利于三大主导产业发展的项目,给资金、给政策,不断推动园区经济体量壮大提升,实现高质量发展,成为引领地区发展的引擎。
二是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上作出凤城贡献。大力推动结构调整“三篇大文章”,增强“老字号”优势,推动增压器及汽车零部件、锅炉、纺织服装等行业,加快布局智能工厂、智能生产线;提升“原字号”价值,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、产业创新联盟等平台,推动矿产品和农产品加工等行业不断提高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,加快向产业链、价值链中高端迈进;壮大“新字号”规模,加快推进爱立信凤凰云端、张家堡水力发电、爱赛光伏发电、绮合食品饮料生产等项目,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,持续增强发展后劲。同时,大力推动科技创新,尤其是企业创新,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,建立产学研市场化利益联结机制。近期,凤城市以辽丰禽业为载体,经省科技厅积极沟通协调,与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、东北大学战略合作,依据《辽宁省新型创新主体建设工作指引》文件精神,共同组建新型研发机构,主要开展禽类自动化、智能化生产线研发。
三是在幸福宜居城市建设上作出凤城贡献。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,着力建设美丽凤城、幸福凤城。打造生态之美,抓好辽东绿色发展示范县建设,全力推进碳汇交易相关工作,不断提升各类垃圾、污水等治理能力,包括垃圾焚烧、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等,坚决遏制“两高”项目上马,绝不以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,来换取经济一时的发展。打造产业之美,推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,发展“美丽经济”,利用温泉水资源开发医疗、美容产业;依托纺织服装企业,打造自主品牌,形成新的“美服”产业集群。打造文化之美,通过挖掘“最美凤城人”、“孝道”文化内涵,不断培育、壮大凤城独特的文化之美,弘扬正能量,凝聚人心、汇聚民力。同时,落实改善民生各项政策举措,加大民生投入,发展民生事业,创建全国文明城。把“事要解决”摆在首位,严格按照“三到位一处理”原则,全力化解信访难题。全面强化命案防范治理工作,压紧压实工作责任,明晰责任边界、明确重点任务,形成闭环管理。夯实基层治理基础,全面梳理优化“网格化”,科学设置、精细管理,广泛动员基层党员干部、村干部、社会志愿者等,打牢基层基础,发挥群防群治力量。
落实好党代会精神,关键在人,关键在执行力。凤城市将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,把精力和工作中心聚焦到党代会精神上来,发扬“干”字精神,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、开创新局面,用实际行动为丹东高质量发展作出凤城新的更大贡献。
记者/李琦